飞天大数据计算平台:一个十年前就启动的核心技术长征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9-07-25
四年攻坚,MaxCompute终于取得重大突破:2013年8月15日,阿里云历史性地突破了同一个集群内5000台服务器同时计算的局限,为未来的大规模服务奠定基础。十年后,单集群规模已超过1万台,能做到这一能力的科技公司在全球都寥寥可数。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9-07-25
四年攻坚,MaxCompute终于取得重大突破:2013年8月15日,阿里云历史性地突破了同一个集群内5000台服务器同时计算的局限,为未来的大规模服务奠定基础。十年后,单集群规模已超过1万台,能做到这一能力的科技公司在全球都寥寥可数。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8-09-19
1991年,《科学美国人》杂志描绘了一种“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,没人会感觉到它的存在”,拉开了万物智能的序幕。 27年后的2018杭州?云栖大会上,阿里云公布了面向万物智能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——飞天2.0,可满足百亿级设备的计算需求,覆盖从物联网场景随时启动的轻计算到超级计算的...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8-07-26
2009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,在北京上地汇众大厦一间疑似废弃的办公室,一群年轻人写下了阿里云计算操作系统“飞天”的第一行代码。9年之后,阿里云技术研发负责人蒋江伟同媒体分享了这段往事以及“飞天”的自主研发之路。 “当时大家都觉得做云计算就像合抱一棵大树,谁都知道最终大家的手会连在一...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7-05-14
5月14日, 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式,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,推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智慧城市建设,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成为热议话题。 据了解,在“一带一路”中国云计算已经铺就覆盖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的“普惠道路”,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,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,也...
王珂玥 发布于 2016-12-06
“8年前,别人都说我忽悠了马云,因为云计算这么不靠谱的东西他也信了;其实是马总忽悠了我,他让我相信这事只有在阿里干的成。”王坚在一次采访中说。 王坚,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,曾是杭州大学、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。2008年选择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加入阿里担任首席架构师,2...
谢 世诚 发布于 2016-10-13
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跟交通监控摄像头的距离,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,但是从来就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。中国有的大城市有将近60万个摄像头,但数据得不到利用,因为如果不借助人工智能,需要120万人才能在当天把摄像头的数据看完”,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云栖大会上表示,“杭...